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5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363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ophophora is a member of the Cactaceae family, which contains two species: Lophophora williamsii and L. diffusa. Lophophora williamsii is an illegal plant containing mescaline, a hallucinogenic alkaloid. In this study,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assay was developed for identifying L. williamsii; this assay reliably detects SNPs within chloroplast DNA (rbcL, matK, and trnL-trnF IGS) and was validated for identifying Lophophora and L. williamsii simultaneously. The chloroplast DNA sequences from four L. williamsii and three L. diffusa plants were obtained and compared using DNA sequence data from approximately 300 other Cactaceae species available in GenBank. From this sequence data, a total of seven SNPs were determined to be suitable for identifying L. williamsii. A multiplex assay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ABI PRISM® SNaPshot™ Multiplex Kit (Applied Biosystems, Forster City, CA) to analyze species-specific SNPs. Using this multiplex assay, we clearly distinguished the Lophophora among 19 species in the Cactaceae family. Additionally, L. williamsii was distinguished from L. diffus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ewly developed assay may help resolve crimes related to illegal distribution and use. This multiplex assay will be useful for the 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L. williamsii and can complement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detecting mescaline.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在遗传资源保护国际谈判中的立场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玲 《河北法学》2006,24(4):69-71
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特别是其获取和惠益分享等问题一直以来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所关注.旨在探讨为了保护和持续利用遗传资源,我国在有关的国际谈判中对有关问题应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汉族人群五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应用PCR及PAG电泳技术研究了PLA2A、vWA、CYP19、TH和LPL五个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武汉地区汉族无关个体,获得汉族人群的频率分布。五个基因座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分别计算基因座的杂合度(H)、个人识别能力(Dp)、非父排除率(PE)和多态性信息总量(PIC)。为法医学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张建邦 《法律科学》2005,23(6):97-102
在国际法上,基因资源的获取和利益分享涉及三个主要的国际公约,即《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公约》和《TRIPS协议》,其中以CBD为核心,确立了基因资源的国家主权控制、事先知情同意和合理分享利益的原则和制度,确立了基因资源保护机制和产权设定的基本框架,对保护我国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D6S2418在中国(汉族)、泰国和德国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D6S2418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分析其基因频率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技术分析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群以及德国Maint地区德国人群中D6S2418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三个群体D6S2418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结果从300份分别采自成都地区汉族、泰国曼谷地区泰国人群以及德国Maint地区德国人群三个群体的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共发现9个等位基因,观测到31种基因型。观测杂和度为64%~81%,个人识别机率为84.2%~93.5%,经统计学检验,基因型的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三个群体间有显著差异。结论D6S2418基因座的个人识别能力高,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应用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5个群体D20S85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比较它们之间的遗传学差异,探讨其在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5个群体622名无关个体的血样,Chelex-100快速抽提法或饱和酚/氯仿法抽提DNA;扩增后经PAGE垂直板电泳、银染,进行D20S85基因座分型。结果 在5个群体622名无关个体中,共检出9个等位基因,并首次在广东汉族和广西壮族群体中检出等位基因14;每个群体基因频率大于0.05的均为6个,D20S85*6为最常见等位基因。5个群体共观察到35种基因型,群体内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氏平衡,各群体间基因型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140次减数分裂未发现突变。各群体的期望杂合度为0.7720~0.7912;非父排除率,在三联体为0.7538~0.7594,二联体为0.3988~0.4297;个人识别率为0.9175~0,9272;多态信息含量为0.7442~0.7656。应用于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案例,效果满意。结论 D20S85基因座是法医学应用价值较高的遗传标记系统。  相似文献   
7.
浙江汉族人群16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进一步完善浙江省汉族人群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为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Y-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浙江汉族203名无关男性个体进行16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统计各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其中15个Y-STR基因座分别检出4~13个等位基因,DYS385基因座检出47种单倍型,GD值为0.3918~0.9609;观察到16个Y-STR基因座共同构成的单倍型199种,其中196种单倍型出现1次,2种出现2次,1种出现3次,累计GD值为0.9998。结论16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适合浙江法庭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Y-STR基因座DYS709在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筛选新的Y-STR基因座,调查其在汉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评价其在法医学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在Y染色体基因组DNA中查找候选基因座,在重复顺序两端设计引物,PCR扩增后用银染法显示结果。结果一个重复单位为CTTT的Y-STR基因座DYS709被发现。在102例汉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中共检出了7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为0.7063,个人识别能力(PD)和非父排除率(PE)均为0.7063。结论新筛选到的DYS709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及人类遗传学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建立Gc亚型检测的复合MS-PCR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根据Gc基因中的2处点突变,设计2对片段相差5bp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和1条公共引物进行复合MS-PCR,分析Gc多态性,并调查武汉地区218例汉族无关个体Gc多态性和鉴定10例亲子关系。结果复合MS-PCR检测的Gc基因型,与AmpliTypePM试剂盒的分型结果一致;武汉地区汉族人群Gc基因的3个常见等位基因Gc1F、Gc1S、Gc2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816、0.2592、0.2592,观察杂合度(Hobs)、期望杂合度(Hexp)、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个人识别能力(DP)、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6193、0.6359、0.6253、0.7974、0.3480,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真三联体和非真三联体亲子鉴定各5例,前者不排除父子关系,与常规STR分型一致,后者经Gc-MS-PCR分型排除2例。结论建立复合MS-PCR法检测Gc亚型在法医物证鉴定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犬细小病毒(CPV)流行株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吉林省某比格犬养殖场采集疑似CPV感染致死犬的肠道组织,将病料接种至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电镜形态学、PCR、血凝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的这株病毒在F81细胞中产生了典型CPV细胞病变(CPE);在电镜下可见病毒呈无囊膜、直径为20 nm左右的病毒粒子;PCR鉴定证实CPV核酸呈阳性;血凝试验表明此病毒对猪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血凝效价为1∶256;将这株病毒命名为JL-(18)1/Beagle。动物回归试验表明,JL-(18)1/Beagle使比格犬产生犬细小病毒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以NS1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JL-(18)1/Beagle与CPV-2c型分离株CPV-SH1516以及Canine/China/23/2017 NS1基因亲缘关系较近,而核苷酸相似率为100%;以VP2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JL-(18)1/Beagle与New CPV-2b型CPV/CN/JL3/2013、CPV/CN/HB1/2013和CPV/CN/JL6/2013亲缘关系较近,核苷酸相似率为99.89%~99.94%;以VP2蛋白氨基酸进行序列分析表明,JL-(18)1/Beagle属于New CPV-2b型,与近期吉林CPV分离株相比,关键氨基酸位点无明显变化。因此,本试验从吉林省比格犬肠组织中分离到1株New CPV-2b型CPV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